Day5(2013.08.01)行程
07:30 ─ 離開日喀則
11:30 ─ 抵達珠峰山腳下,獻五色經幡給山神,攝影老師魚眼鏡頭被偷了!
14:30 ─ 進入珠峰前最後一個邊境檢查哨
15:30 ─ 抵達珠峰國家公園北大門入口
20:00 ─ 住宿:絨布寺招待所



今天7點半我們離開日喀則,在晴朗的天色中駛向前往珠峰的道路上。

在這趟旅途中,我們難得能夠悠閒的享用到飯店的早餐,而不是刻苦的匆匆離去。雖然說日喀則飯店是四星級的,但餐點的品質仍然不佳,口味對於台灣人來說還是太油太鹹,荷包蛋也不是像外國煎的那樣嫩嫩的半熟蛋,柳橙汁也是可悲的調和果汁,菜色偏重白稀飯的配菜。有時候看起來可口的小餐包,咬下去卻是令人難以入口的又乾又硬。整個餐桌像是在玩大冒險,大家都在嘗試看看夾來的東西實際味道是如何?


我們預計今天晚上會抵達珠峰,接下來這兩天我們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前進珠峰基地營,其他時候都是欣賞沿途風光。我們已經開了兩個多小時都沒有經過任何景點,沿途景色都十分荒涼,許多山丘寸草不生。不知是這邊的海拔太高,土地太貧瘠,常看到整座光禿禿的山頭。


走了好久,車隊在一個紀念碑前停了下來。原來我們現在走的是大陸的318國道,反向往東開5000公里,可是能開到上海呢!我們跟團員在此很開心的拍照留念,大家還不顧高山症發作的風險,開心的跳來跳去。(這張照片果然是越年輕的跳得越高啊!)


我跟TingYu比較懶惰,舒舒服服地來拍照。不過這樣好好的紀念碑上到處都是塗鴉,大陸人的水準真的是........


路開到一半,又有一群牛要過馬路,當TingYu拿起相機要拍牛群時,突然就有另一隻牛騎到另一隻上面,真是太害羞了!


路經中國石油,吉普車停下來加油,TingYu就趁這個機會好好研究同行,而我則是找看看有沒有免費的廁所。結果發現原來中國石油不提供公廁,而TingYu則是發現中國石油的結帳流程非常糟糕,需要經過好幾個不需要的手續。不過我們也一致認同,就是因為這裡不會像台灣加油站那樣大排長龍,才可以那麼悠悠哉哉的結帳。


車行繼續向前,沿路上常會經過一些載著許多藏民的拖拉機,他們看起來也是開心愉快的享受美好的天氣。好奇的向我們的司機詢問這些人的目的地,他說這些人是要到田裡上工囉!就算是拖拉機,也是要用色彩繽紛的哈達來裝飾一下啊!


有時候路邊會看到牧民趕著一整群的牛羊,動物們像流水一樣穿越我們的身邊。甚至看到趕到一整群的山羊經過,看著這些長角的小動物成群結隊,對我們來說實在是覺得既新鮮又可愛。


西藏這邊的限速是用人工進行限速,對我們來說很難以想像要怎麼用人工限速?原來中國大陸的公路上會設許多檢查哨,當司機經過檢查站時,必須向公安登記,並且索取一張時間表。到下一個檢查哨時,要將這張表交給公安。公安會依據表上記錄的登記時間確定你是否開車時間短於規定的時間。如果比規定的時間還短,就必須在路邊等著,直到時間滿了才能離開。假如這段路規定要2個小時開完,你一個小時就開完了,也沒辦法先離開,只能在檢查哨等到時間滿了才能走。也因此我們這次的行程中常常會在兩個檢查站中間安排吃飯或是參觀的行程,以避開這樣的限速措施。台灣的路四通八達,要這樣限速也不可能,不像這邊很多都是方圓百里只有這麼一條唯一的道路,檢查站避也避不開。


當我們在路邊等著司機在檢查哨裡處理文書作業的同時,跑來了一群小朋友。她們一車一車跑來敲敲我們的車窗,對我們說"糖"或者"一塊錢"。這時候我們剛開始遇到這種向我們索取物品的小朋友,都很大方。我一開始給了第一個小女孩一塊力士架巧克力,她很開心,然後又拉著她的姊姊妹妹來跟我要,我就發給她們一人一塊,最小的小女孩因為對我說"可以再給我一塊嗎?",又多給了她。不過我們的藏人司機不太喜歡我們這種當散糖童子的舉動,大概是不喜歡遊客寵壞這邊的藏民,讓他們養成不勞而穫的習慣。這邊的小女孩好小就已經有穿耳洞了,許多藏人不分男女皆有穿耳洞,不知是否是個習俗。


11點半的時候,我們抵達了珠峰山腳下。在之前導遊就有一直提醒我們,要記得將之前安琪在大昭寺請喇嘛開光過的五色經幡(亦稱風馬旗)及風馬紙帶在身上。我們會在這段旅途中將這些物品獻給山神,用藏人的方式來祈求我們的旅途順利。


風馬旗有五種顏色,上面印滿了經文及不同的佛像。我們將要將它繫在這裡,讓風吹著他,如同代替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念著這些經文一般。


地陪頓堆教導我們,兩人一組將風馬旗展開拉長之後,將風馬旗繫在既有的風馬旗上,使得這座風馬旗疊成的小丘又增加了新的夥伴。一時之間團員們都忙著將自己這輩子首次拿到的風馬旗在這裡貢獻出去,使他成為這裡景觀的一部分。


接下來,團員將五色風馬紙在這裡拋散在空中。這時候我們所有人圍成一個小圈圈,所有準備要拍攝我們的攝影師都趴在圈圈中央的地上,在喊到一的同時所有人都跳了起來,將手中的風馬紙用力地拋的最高,讓這五色風瑪紙從高空中慢慢地隨風四處飄落,在我們的歡笑聲中散落在這邊異域的大地上面。


但在這樣快樂的氣氛中,我們卻發生了非常意外的事件。攝影陳老師在拍攝我們拋擲風馬紙的時候,蹲在地上將平常使用的旅遊鏡頭換成魚眼鏡頭,並且將換下來的鏡頭放入黑色布袋中後就放在地上,想說這裡大多都是我們的團員,應該不會不見。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玩的太開心、完全沒有留意四周的緣故,事後怎麼找都找不到那顆價值4萬多元的鏡頭。問了附近的藏民小販,紛紛表示跟他們沒有關係。我們在那邊找了好久都找不到,而且當我們在拍照時有些藏民在我們四周遊走,讓我們不禁懷疑是否被順手摸羊了!

最後不得已,向藏民表示願意出價500元答謝撿到鏡頭的人,但仍然沒有人願意承認。大家在這裡找了又找,地陪也多次試著向在地的藏民溝通,但怎麼樣他們都死咬著跟這件事跟他們的人一點關係也沒有,還惱怒我們這樣懷疑他們。最後因為在這裡實在待了太久,整個時程也已經嚴重地延誤,儘管知道一定是被人混水摸魚摸走了,但大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脹然的離開這個地方。

幸好最後這件事有一個開心的結果。隔天當我們由珠峰下來的時候,又再次經過這個地方。車隊停下來詢問當地藏民,希望能有不一樣的答案。這次藏民們表示有撿到失蹤的鏡頭,在大家都很客氣的情況下,陳老師花了人民幣400元"答謝"撿到的婦人。雖然破了財,但能這樣就消災,大家都覺得實在是太幸運了,沒有在這邊留下任何的遺憾!但從這次事件的警惕,大家出門在外都要隨時注意自己的隨身物品唷!


這是這邊的廁所,要爬得高高的上去,下面直接堆滿了很多前人的遺跡。以前在某本書上看過,中共在大躍進的時候也讓許多地方的廁所改成這樣,好統一蒐集堆肥。


雖說後來有找到,丟掉的也不是我們的鏡頭,但當下離開的時候我們還是很為陳老師煩惱。尤其我跟TingYu在旅途一開始的時候就遇到相機壞掉的情況,更是令我們感同身受。好不容易來到這裡,結果相機或鏡頭壞了或是不見了,對於這樣一心想拍下這邊美景的攝影者該是多麼沮喪啊!更何況丟掉的還是最常使用的鏡頭。在這樣沮喪的氣氛中,我們的旅程還是得繼續向前進。

這時路邊不時經過黃油油的油菜花田,在這一路貧瘠光禿的山景映襯之下,粉嫩的色彩又更加生意盎然,簡直是香格里拉般的景色!我跟TingYu常常一邊欣賞一邊感嘆,如果這樣的美景出現在台灣,這裡絕對不會是像現在這樣的貧窮小村落,一定早已經建築好腳踏車道,旁邊滿滿都是民宿及參觀人潮!但就是因為不曾開放,才有我們今天看到這樣的單純美景,而不是滿是遊客,這真是現代社會發展史上的兩難啊!


就算能種起油菜花,並不表示這裡的土壤十分肥沃。這邊有許多山坡還是十分原始的地方,地表才剛開始崩解成細沙。在西藏,許多的地景地貌讓你感受到你正在觀看原始地形的變化,感覺正在觀看各種岩石風化的不同時期。

吃過午飯之後,我們在下午2點半抵達了進入珠峰最後一站的邊境檢查哨。這時檢查哨前面大排長龍,而且檢查速度十分緩慢。因為看來要檢查很久,我們通通都跑下車透透氣,一邊覺得剛剛應該直接買便當來這邊吃就好了,還可以打發無聊的等待時間。


在我們等待的同時,車陣也越來越長,以這邊的辦事效率,真不知道何時我們才能通關,只好四處閒晃自找樂子。這邊有許多山丘都有有趣的裂紋,據說是春天融雪後雪水侵蝕而成的水道。這時候就會覺得人類真是渺小,這樣的樣貌就像是我們平常堆土澆水的模樣,只是這裡如同神明的遊樂園,肆意的玩弄這邊的土地。


這時有幾個牧民正驅趕羊群來這邊吃草,接近的羊群吸引了許多路邊遊客相機的注意。羊的脖子上都繫有大約一個拳頭大的羊鈴,隨著牠們的移動發出清脆的鈴鈴聲。我們追著羊群前進,牧民們也不太管我們,只要我們不去戲弄羊隻就好了。當我們站在羊群之中,會聽到羊鈴聲層層疊疊的散逸在風裡,這樣的聲音令人感到十分平靜,自己也變得好像羊群裡的一份子,是這樣廣闊風景中的一部分。想聽聽西藏的羊鈴可以點這段我們錄的影片【羊鈴聲影片觀看點此】


大概是剛過交配的春天,羊群中有許多可愛的小羊犢。小羊們砰砰跳跳,傻呼呼的追著羊群,不時跑回去找媽媽要奶吃。小羊吃奶非常粗魯,簡直是用全身的力氣像媽媽的肚子撞上去。所以小羊雖然真的是如我們以前的教科書說的一樣式跪著喝奶,但卻毫無恭敬孝順母親的模樣啊!(我想母羊的肚子應該蠻痛的)


羊群都跟著領頭羊走,沒有一隻羊會有自己的意見自己的方向,無論領頭羊帶大家前往什麼地方,他們都只會乖乖跟著走。我們故意走到領頭羊要前進的方向之前,你就可以拍到羊群朝你走來的模樣,不久你四周就會佈滿羊群,像是站在流水之中。


到了下午3點,我們的車隊還是像羊群一樣,默默地在等待。


等了半個多小時總算輪到我們,大家分成各車由司機帶頭進行登記。所有司機都需要負擔各車旅客的生命安全,如果我們發生任何事情,載我們的司機恐怕就要倒大楣了。整個檢查哨大排長龍,負責處理文件的武警雖說是使用電腦系統在查詢及登錄資料,但仍會將我們的資料一一用紙本進行登記,增加許多處理時間。在排隊的同時發現隔壁在排隊的旅客也是台灣人,果然是暑假旅遊旺季,在他鄉又遇了故鄉來的朋友,感覺十分親切。在檢查站其中一個櫃台是受理當地藏民的出入證件,在我們等待檢查的同時看到一個藏民拿著小學的學生證想要通關,卻被負責檢查的公安丟了回去,還罵"你都幾歲了,還用這什麼鱉證!"感覺當地武警對待藏民態度應該比對我們又更差勁了。


這是我們的入藏函,裡頭清清楚楚寫著可通行地區包含珠峰。以前背包客棧有需多文章說到可以用賄絡警方或者是偷偷避開檢查哨的方式來躲避檢查,但是自從我們一離開拉薩,這已經是我們經過的第N個檢查哨了,而且通通都有電腦連線,沒有持這樣的入藏函恐怕是真的毫無辦法進入這些地區,一定會被趕回拉薩!


三點半,我們總算結束無止盡的等待,終於抵達珠峰國家公園的入口。天色開始變差,司機先生也告訴我們,今天要看到珠峰大概是不太可能了,至於要在照原定行程在珠峰基地營六點關門前抵達更是困難。


但畢竟我們總算是抵達珠峰大門口了,雖然路程還有102公里,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


導遊催促著我們,要我們不要拍照,之後還會再次經過這邊。不過幸好有拍照,再次經過這邊的時候不知是怎麼竟然沒有在這邊停留,而且我們也沒有注意到。


進入珠峰國家公園之後,所有的道路都是泥土路。這並不是因為中共沒錢蓋路,而是因為珠峰國家公園貝納入世界遺產,世界遺產組織決議如果這邊變成柏油路,會湧來太多的觀光客,造成生態破壞,所以目前只有崎嶇難行的爛泥路。


接下來都是蜿蜒崎嶇的山路,有些大陸的旅遊書還形容這邊是搓衣板路,走在這上面就像是開上了搓衣板一樣左搓右揉。

這邊偶然經過的村莊又更加貧窮,我們在行經某個村莊的時候,突然發現車子被人丟了石頭,原來是路邊埋伏的藏族小朋友做的。他們看到遊客經過就拿石頭丟車子,目的是為了讓這些遊客的車輛停下來,這樣他們才好向遊客索取金錢或糖果。我們的藏族司機看到這個情況非常的生氣,他立刻跳下車,一邊追一邊用藏語大聲怒罵。畢竟這台車對他是生財工具,而且小朋友這樣形同強盜的行為也實在太過惡劣。雖然他們要的不多,頂多是一塊錢或一些糖果,但是這樣強橫的情形讓人感覺並不舒服。


有時沿路還是會看到一些要騎往珠峰的單車騎士,或許是受到「轉山」這本書的影響,還真有不少人在挑戰這段路程。在這樣寒冷的天候與高山缺氧的侵襲下,還能堅持達成目標,真是令人佩服。


天色越來越糟,路面甚至開始結冰了,吉普車司機們開始放慢車速,小心翼翼地前進,讓原本已經延誤的行程行進的更加緩慢。導遊安琪甚至還告訴我們說,台灣發現者旅行社的老闆也打電話過來關心,我們行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延遲。這邊山路的高度又升高了,大約在5000公尺高左右,我開始有些微微的頭痛,連TingYu都有些不太舒服。我不禁想起在飯桌與團員討論高山症時,郭老師對高山症的形容,他是說高山症有點像孫悟空帶了緊箍咒,現在我的頭就開始有點緊緊的。


這是我們路邊的露天廁所,TingYu看了一直猛搖頭,說這樣的歷史遺跡居然被拿來當作廁所,實在是太沒水準了,可是在這樣的荒郊野外教我們女生怎麼辦呢?


雪山融水流經這樣的荒野,這些可都是貨真價實喜馬拉雅山泉水。


總算是抵達今天的住宿地點─絨布寺招待所,抵達的時候氣溫已降至零下,大家已經把所有禦寒的衣物都穿上身了。大件行李昨天先寄放在日喀則飯店,所以我們隨身行李不多,反正這邊看來也是不能洗澡。但在這邊就算多天不洗也不會覺得不舒服,大概是氣候乾燥,不像在其他地方如果一天不洗澡就會覺得黏答答的。


一放好行李,全部團員又跑出招待所,在寒風中聚集了一群單眼相機,因為老師正在指給大家看聖母峰是哪一座。


好不容易到達世界最高峰之前,大家都很興奮,快門按個不停。拍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我們拍到的只是聖母峰的裙擺,真正的最高處完全遮在雲霧之中。我跟TingYu在前幾天就一直在研究要怎麼在珠峰打卡,雖然我們手機辦了大陸聯通的門號可以上網,但是沒有事先規劃好翻牆事宜,只好跟團員們求助。Roger Kao在這時候就對我們伸出援手,借我們他的手機來打卡,所以我跟TingYu才能順利在世界最高峰打卡,真的是太感動了!


這是絨布寺招待所餐廳,從這間餐廳的窗戶可以直接看到珠峰。餐廳裡面掛了許多高手的相片,大概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跟攝影者來到這邊都會選擇住在這裡,畢竟這邊視野與聖母峰基地營一樣的好。


餐廳的陳設,據「走入西藏」書上寫的,絨布寺當年可是沒有自來水,都是靠挑水來給旅客使用,後來是發現者旅行社的帶過一團是工程公司的員工旅遊團,這家公司將員工分成三個梯次來幫絨布寺招待所做了自來水管線。


後來實在受不了在冷地裡一直讓風吹,而且雲已經將珠峰整個遮住了,所以進入餐廳喝著酥油茶取暖。而且這個位置可以一邊喝茶一邊看珠峰,如果山峰出來在趕快出去拍就好了嘛!TingYu就是在冷風裡站太久,後來晚上有些高山症狀發作,平常胃口最好的他完全吃不下,讓我好擔心。


既然沒山可拍,這時候招待所的小朋友就變成大家追逐的對象。不知是否是已經習慣遊客的關係,小女孩很大方的讓我們拍,還擺出各種POSE。看絨布寺招待所牆上掛的照片,有不少是小女孩和他家人的照片,應該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像這樣愛拍照的大人們囉!


在晚上9點的晚餐前,大夥兒決定趁天色還亮先參觀一下絨布寺,絨布寺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寺廟呢!


這就是珠峰的畫像,珠峰在藏族是祥壽神女,在藏族民間傳說中,將珠穆朗瑪峰及其左右兩側的四座高峰稱為「長壽五姊妹」,分別是五位女神。

絨布寺與我們之前參觀的寺廟相比算是較小的寺廟,但仍有其小巧莊嚴的氣氛。據說藏傳佛教中有許多大師曾來珠峰地區修行,像是蓮花生大師等。

在絨布寺內有2、3個小男孩在嬉戲遊蕩,向團員索取糖或錢。因為他們的態度比較可愛有禮,大家對願意給他們一些,並且要幫他們拍照。這些男孩也淘氣的很,要拍照可以,可是都拿著圖片遮住臉不給拍臉,這是TingYu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偷拍到一張,其他張張都被圖片遮住他們的可愛小臉。

天黑後這邊連手機都沒有訊號了,原來是因為這邊的基地台是太陽能發電,所以太陽下山後就無電可繼續支撐基地台的電力使用,幸好已經打好卡了,了卻我們一樁心願。回到絨布寺享用晚餐,只有簡單的炒飯或湯麵。炒飯真的很簡單,似乎連顆蛋都沒有,讓人感受到這邊物資的缺乏,仍是非常感恩地享用這餐。飯後回到房間,絨布寺因為也是太陽能發電的緣故,所以電力只提供到11點,但大概是夏日夜晚來的較遲,今日改成12點停止供電。

正準備要入睡,導遊安琪來敲門,要幫我們測量血氧。我跟TingYu測出來皆在70多,都是正常標準範圍,讓我比較安心,否則看TingYu不舒服的模樣,真是有點擔心呢!

有其他團員說要去曝星軌,我跟TingYu原本也想跟,但是實在太冷又太倦,躲到被窩裡就不想出來,只好當一次旅途的懶惰蟲,從我們到過最高的地方進入睡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 Travel Me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