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峽谷的一天—美西遊Day7(2017.10.6)
來到科羅拉多河的中上游佩吉市(Page),很難想像這麼一條浩浩大河是如何從這麼乾燥的地方產生出來。我們來到一年下雨次數用一隻手可以數得出來的地方,放眼望去一片乾燥黃土。

佩奇市感覺很美國典型中西部小鎮,這座有各式麥當勞、漢堡王跟Wall-MART的城鎮,開車在路上卻感覺很空曠,雖然房舍不少卻很難看到行人,這也是美國小鎮的特點吧!

一早我們要趕去羚羊峽谷,雖然有報名但最好還是早點去,防止訂位被取消。9點半抵達現場一片亂哄哄,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在簡陋的木棚子下等待,我們趕緊去櫃檯報到。還好有排到因為有聽說因為去羚羊峽谷的生意太好,被延後或取消開團是常有的事情,還有聽說有人來到這裡等了一整天才等到進去參觀。

參觀羚羊峽谷雖然只是一個半小時的行程,可是收費可不便宜,大人旅費就要48美金(約1500元新台幣),小孩也要28美金,而且還是我來美國後少數只收現金的地方。

繳完費用後就告知我們,無論大小就是不能夠帶任何種類的包包進去,每個人能帶的只有一瓶水,所以整裝大家又手忙腳亂了起來。

接著開始唱名,每10個人一台棚車,看著已經走掉6台車還是沒有被叫到,結果指定了一台小吉普車變成我們4人的專屬車。雖然車子充滿風沙而且內裝十分陳舊,但卻是嚮導本人開車。

嚮導是一個高壯的印地安人,圓圓的臉看起來十分親切開朗。他說他原本在旁邊的發電廠工作,但覺得實在太無聊所以跑來做這個。我們覺得羚羊峽谷的嚮導應該是有印地安人保護政策,只雇用印地安人作為嚮導吧?

嚮導說只要天氣不好沒出太陽,羚羊峽谷的參觀團就會停止出團,還好這裡十分乾燥,一年下雨也沒幾天,不然這麼多人千里迢迢跑來這裡白跑一趟也很可惜。

羚羊峽谷遠眺只是一條石壁上的裂縫,嚮導說這裡只要陰天就不會開團,進去就知道沒有陽光羚羊峽谷的美就真的難以呈現。在羚羊峽谷內不能開閃光燈,但整個峽谷的光線都仰賴頭頂的一線天照射進來,所以並不是一個容易拍照的地方。



定宇原本想要跟爸爸一起報中午比較貴的攝影團,但後來他也慶幸沒有報,雖說中午光線較佳而且准許攜帶腳架,但為了這個要分把自己分兩團人走拉長旅途時間似乎也不太必要,還是一起比較開心。



嚮導還拿我的手機作為示範,教大家要如何用IPHONE在羚羊峽谷拍出美美的照片。羚羊峽谷可是Integram美國熱門景點,連美國人自己都搶著來這個新興景點看看呢!



在光線折射下,石壁裡的羚羊峽谷充滿了魔幻的氛圍,手機隨便拍都美極了。岩石在這裡充滿了律動,堅硬的石壁卻有流水的線條,微弱的光線卻讓岩壁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光是用肉眼看就是一種饗宴。



參觀的遊客非常多,嚮導們非常嚴格的控制團員們的進度,以防止團員們太過興奮所以將隊伍拉得很長。同時間除了我們這一團以外,還有3~4各團也在參觀,



因為洞穴內十分狹窄,嚮導們嚴格控制左進右出,而且驅趕所有團員們聚在一起,這樣才能保持每一團的獨立性,整個峽谷內才不會亂烘烘的擠成一團。有時候我們走得太慢,還會被下一團的嚮導驅趕往前。但也因為如此,讓我們拍到了很多沒有人群的好照片。



參觀完羚羊峽谷,原本定宇還要帶我們去羚羊峽谷的下峽谷,據說是不用收費,但到了當地,看起來一樣是要跟團才能進去的,所以我們就放棄,直奔馬蹄灣。

到達一個荒涼的小山丘,隨意用壓土機輾成的停車場已經停滿了滿滿的車輛,旁邊的土丘尚有大型機械準備變成新的停車場跟購物中心,完全是一個新興發展中的景點。

今天來的這兩個景點都是受網路浪潮所興起,人們在這裡拍下了奇妙美麗的照片,在社群的推波助瀾下,居然成為美國現今最當紅的景點,Intesgram上滿滿是人們來此的相片。

我們走了將近十分鐘穿越了一個小山丘來到了河谷旁,科羅拉多河在這麼一片高原上既悠長又綿遠的切割出既深又窄的河谷。這一路跟隨的科羅拉多河的旅程,深深感受到大自然那在時間長河上難以撼動的威力,這麼龐大令人難以想像的工程,就是靠著河水奔流數千萬年形成,大自然在這麼展現他頑固又強大的一面。

科羅拉多河走到這裡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跟大地屈服了,繞了一個大圓環才繼續順著原本的路線前進。大概是這顆巨岩拒絕與水流妥協,水流只好圓圓緩緩的像朝拜一樣繞行這顆大石,形成了一個馬蹄的形狀。

人們爭相在陡峭的岩壁上面拍照,從大峽谷到這的所有景點人們都是站在拔地千呎的絕壁上觀看,而且歐美人又不愛做太多防護措施來破壞大自然之美,結果我這個想像力過剩的傢伙看到人們站在懸崖邊總是害怕不已,對心臟真的很不好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 Travel Me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