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賞楓行Day5(2014.11.17)
7:30 ─ 清水寺。地主神社
9:00 ─ 五條坂、三年坂、二年坂、產寧坂
9:30 ─ 高台寺
11:00 ─ 八幡神社
12:30 ─ 祇園。天下一品拉麵。都路里好吃的抹茶冰淇淋
14:30 ─ 大豐神社
15:00 ─ 銀閣寺。成就院參拜
19:30 ─ 清水寺夜楓



今天特別早就起床了,為了避開清水寺蜂擁而至的遊客,我們5點半就起床。6點半左右離開旅館開始朝清水寺方向前進,經過OK便利商店的時候買了便當作為早餐。因為這裡的便利商店裡不像在台灣一樣在店裡面有座位,所以就學漫畫裡在寒冷的店門口停車場吃起便當。

日本11月的清晨好冷啊!大概在10度上下,吐氣都會冒煙,但實際感覺起來又不像台灣同樣氣溫的時候一樣冷,大概是日本很乾的關係。

吃完便當繼續上路,走一走才發現我們是走在清水新道上,這條路住家比較多,所以並沒有許多特色商店。切到五條坂上後,路上多了許多傳統名產商店,整個感覺就更離我們想像的傳統京都更接近了。

早上七點,平時熱鬧的商店街才剛開始準備營業,路上行人稀疏,應該很少會有觀光客看到這麼少人的五條坂吧!


五條坂路邊的小寺廟厄除阿彌陀佛,感覺很可愛的一座路邊小廟。


清水寺
很快的我們7點半走到了清水寺(因為沒有店家的誘惑,應該走的又更快了XD),最受觀光客歡迎的清水寺仁王門前現在小貓幾隻。


在仁王門前面讓定宇發現了一個基準點,是明治時期就已經建立在這裡了,沒想到來這裡還可以收集到日本的三角點耶!


走進仁王門後我們朝著"順路"的指標向上走,因為整個清水寺是建立在山坡上,清水寺寺廟群是一路沿著山坡而建,所以如果想走到清水舞台,那就得認命的來爬山吧。


從清水寺的山坡可眺望京都市景,京都的建築普遍都不高(因為有限建),最高的就是50年前蓋的京都塔了,非常明顯的矗立在平坦的京都市區。


沿著往清水舞台的步道兩側常常會看到沿路有許多地藏王菩薩,想要像故事裡的小姑娘一樣替地藏王菩薩圍圍巾嗎?或許可以得到好運喔!


走了一小段山路,總算走到售票口(什麼?不是走到清水舞台)。清水寺的售票處六點半就開始售票,寺廟的服務人員真是早起!


買完票之後,我們繼續往上走,途經一個很美的小水池倒映著楓葉,我們就駐足欣賞拍照。在湖畔看到一隻頗大的夜鷺,在這樣遊客眾多的著名景點居然還可以看到野生生物,真是有點超現實。


走進清水舞台參觀,看到清水寺著名的「出世大黒天像」,可惜佛像正在整修,所以被鐵絲網隔絕了。不知道日本神像是不是都像這樣,「出世大黒天像」真是一尊具有喜感的卡通式神像。


我們走上清水舞台,早上7點多清水舞台的遊客還不算多,所以我們可以很輕鬆的在清水舞台上散步賞景。從清水舞台上面可以清楚看到下方音羽の瀧,據說這是有魔力的水喔!大家來清水寺似乎都會喝個一兩口祈福一下。


在清水寺本殿旁就有朱印撰寫處,但因為告示牌說8點才開始提供服務(我們有去敲門,裡面的伯伯告訴我們他們8點才上工,現在還是他們的休息準備時間),所以我們先走到清水舞台對面。清水舞台雖然是建築在懸崖,卻沒有用到一根釘子的清水舞台,真可是木造建築的經典。因為還沒八點,遊客也不多,所以難得拍攝到沒有什麼遊客的清水舞台呢!


八點一到,朱印處立刻就開張,遵守規則也是日本人著名的一板一眼處。跟我們接下來經過的眾多寺廟相比,清水寺的朱印帳還蠻漂亮的,清水寺的朱印帳封面有紅或藍兩種書皮可選,書皮上印有燙金的清水舞台,十分具有寺廟本身的特色。只是因為我們前一本買到的是南禪寺的群虎圖朱印帳,再接下來去的永觀堂楓紅朱印帳也是很有該寺的特色,所以這時候還不覺得如何。後來多走了幾間寺廟跟神社,才發現大部分寺廟的朱印帳其實都是十分樸實,也很少會印製什麼特別的花樣。所以當我們後面幾天把第一本寫完打算要買第二本的時候(寫的超快的啦@@!),才後悔之前沒有在清水寺也買一本。


清水寺的朱印向來也是受到大家推薦,其中大悲閣的"大"字寫的氣勢十足,整枝筆都捺了上去,濃重厚實。其實我不是給剛剛照片上的阿伯寫的,因為排隊排到一半被叫到另一個大嬸的窗口,是大嬸幫我寫的,寫的也蠻不錯的唷!


定宇拿著朱印跟清水舞台合影


寫完了朱印,定宇就已經不見人影。原來他趁我排隊的時候,已經偷偷溜進清水寺旁邊的地主神社拍照。因為日本歷史上神佛分離事件,才造成地主神社跟清水寺的分離,不過進入清水寺後要參拜地主神社不用另外買門票。雖然已經八點了,但地主神社的神主巫女們還沒有開始營業呢!


從地主神社門口掛著又大又圓的「緣」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間以祈導戀愛運的神社。


地主神社最著名的就是這兩顆戀愛占卜石了,據說如果從開頭的一顆閉著眼睛走到另一顆,戀愛就會順利。


話說平時這裡要完成這項占卜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人潮眾多,還沒走到對面就可能會先撞上路人。


我跟定宇也分別來試著走看看,首先是由定宇先開始,他一開始走的都還算蠻直的,可惜在快抵達前5公尺因為路邊有路人嘻嘻哈哈的經過,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他的方向感被干擾了,所以突然開始大大的走歪起來。(臨老入花叢!?)

後來換我走,據說一開始就走歪了(怎麼會這樣呢?我覺得我走得挺直的啊!),換得定宇在捧腹大笑。


在這邊也有不少台灣人來許願捐獻,戀愛運實在是共通的祈求。


這裡也有一間小神社,但廟不在小有靈則行,據說許多演藝界的明星喜歡來這裡參拜祈願。


以前只要捐到一千元就可以刻在石板上,現在捐2萬元也只是寫在公告欄的地方,果然是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


地主神社就像我們所想像的日本神社一樣,掛著許多白燈籠,會讓人聯想起神隱少女裡面的場景。


這也太搶錢了!想許什麼願望這邊都可以滿足你~


日本神社裡有許多小的稻荷神社,日本人真喜歡這個狐狸神啊!


地主神社前是大國主命及因幡白兔,那為什麼他們會跟這間祈求戀愛運的神社有關係呢?原來是因為大國主命救了因幡的白兔,因幡的白兔為了報恩,於是讓大國主命追到了有名的美人。以此推論,因幡的白兔應該有締結姻緣的法力吧!

關於大國主命及因幡白兔的故事,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

依《古事記》上卷的內容,大國主神共有八十個兄弟,所有兄弟皆讓出繼承權,由前者統治出雲,然而事情並非這麼順利。八十眾神仰慕因幡國(今鳥取縣)稻羽((日文)いなば)之美人八上比賣,一同出發前往稻羽,且由大穴牟遲神(即大國主)揹負所有人的行李袋。抵達氣多((日文)けた,今鳥取縣鳥取市白兔海岸)之前,八十眾神見半路趴著一隻全身沒有皮的裸兔,告知曰:「你到海裡洗浴,再到高處風乾就可以讓傷口復原了。」白兔順著祂們的話照做,反倒全身龜裂痛苦不堪。隨後跟上的大穴牟遲神問白兔發生何事,後者答:「我在淤岐島打算渡至此地,欺騙了海鰐說:『我們來比比看你們海鰐比較多,或者我們兔子比較多。你們全部在海上排成一列至氣多海岸,我一隻隻走過一邊數,這樣就知道哪一族比較多。』他們果真排成列讓我踩著走到氣多海岸,可是我太得意忘形,說了句:『你們這些笨蛋!』排在最後的那隻海鰐竟把我全身的皮剝光了。後來我遇到八十眾神,祂們教我去海裡洗浴,再到高處風乾,反而使我渾身劇痛不堪!」。於是大穴牟遲神教導白兔先去水門用河水洗浴身體,再取河邊的蒲黃花粉,在花粉上滾一滾,就能恢復了。白兔照著指示做,果然皮膚不再劇痛,於是告訴大穴牟遲神:「八十眾神不會獲得八上比賣的芳心,禰雖然揹負著行李袋,一定能獲得她的芳心。」


再走回剛剛走上地主神社的階梯,入口處的朱印撰寫處已經拉開窗戶開始受理,所以趕緊拿出我們的群虎圖朱印帳請年輕的神官寫朱印。


這個神官雖然年紀很輕,可是他寫的朱印也還蠻不錯的,而且很有地主神社的風格,字都是寫的圓圓的。地主神社還附贈一個小紙袋,裡面裝有地主神社的介紹以及一個金色的小紙槌,是大國主神的槌子呢!


地主神社的御守跟幸運物都很可愛,幸福之鈴讓人真想帶回家。


楓紅的清水舞台


紅紅的子安塔也是一路走來的焦點,這是日本聖武天皇及光明皇后為祈求生產順利,於生產後還願所建的塔。也因此才會有產寧坂的名稱出現,因為從此許多孕婦便踏上產寧坂來此祈求生產順利。


清水寺裡供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地藏王普薩,我們覺得在京都地藏王菩薩的出現密度應該比我們的土地公廟還多,常常在路邊就看到一個圍著圍巾的小小地藏王。


清水寺裡的茶座,一大早人還不多,不過真想來杯抹茶或甜酒啊!


我們順著林道從清水寺走下來,沿路的山壁種的許多櫻花樹,可惜還不是時節,春天來的時候應該很美麗吧!從清水寺走下來是音羽の瀧,面向音羽の瀧的左邊是學問成就之水,中央是戀愛成就之水,右邊是延命長壽之水。不過雖然每一種願望都想要,但卻不能夠每一種都喝,因為每一種都喝的話願望就不會實現了,而且只能喝一口,喝越多效力越小。


音羽の瀧提供遊客經過紫外線殺菌的長柄匙來接水飲用,日本人會先將取來的水洗淨左右手後再將水倒到手掌心中間再喝。至於帶有腳傷的定宇,一定是喝最右邊祈求健康的延命長壽之水囉!


清水寺見頃的楓葉,已經轉紅了!


映著湖水,楓葉更加的美麗


走在清水寺的寺內道路時,突然聽到非常大聲的喊叫,一看,原來是來參拜的僧侶邊走邊用十分大聲的吶喊在念經,原本還想會不會是假僧人(畢竟在台灣被騙怕了),但看他一來沒有要討錢,二來他是十分專心在他的參拜,所以覺得應該是真正在修行中的僧侶。


走出清水寺已經是9點,這時候遊客就多了,一團一團的旅行團也來了!


清水寺前面的五條坂開立了許多京都著名的名產店,應該大部分有名的店家都有來此開店。


我們在五條坂遇到了另一組僧人,他們也是邊走邊大聲呼喊念經,應該是這邊特有的僧人修行方式吧!他們會一邊走一邊大聲地用腹式發音發出"嗡~~~"的聲音,像是什麼沉重的吶喊,似乎要解放自己心中的各種負面的想法跟惡念一般。


我們在這邊的藝品店買了紅葉貓咪的掛簾,現在已經在我家的桌上當桌巾了,他們店裡有好多跟貓有關的東西,卡哇宜~!


經過了北山,這是我最想買的伴手禮店,他們在賞楓季還有推出炸楓葉。我原本打算晚上來拍夜楓的時候再買,沒想到他們店沒有開那麼晚,所以錯過了品嘗炸楓葉的味道,實在太扼腕了!



五條坂、三年坂、二年坂、產寧坂
我們從五條坂接著走三年坂,。順著五條坂、三年坂、二年坂、產寧坂可以走回祇園,所以我們接下來打算一路這樣繞一圈邊走邊遊覽。遠遠的有許多穿著制服裙及膝襪的日本高中生。每次在日本看到他們學生不畏寒風的穿著,實在令我這個南蠻國度來的北極熊感到敬佩不已。


不管是五條坂、三年坂、二年坂還是產寧坂,這一路的街道都實在非常具有京都特色,路邊也有許多典雅的日式建築。


在路上偶遇扮裝的舞妓,請他們跟我們,他們兩個扮得跟真的舞妓很像,在京都很難遇到真正的舞妓呢!舞妓的服裝跟髮飾好漂亮,要不是我們不想浪費時間來扮妝,而且扮裝好之後也因為穿木屐所以走不快,但還是會有點想來扮看看呢!


舞妓的腰帶也很漂亮呢!(大心)


我們繼續向前走,看到了一家很可愛的店,有龍貓在等公車!


店裡有很多宮崎駿的周邊商品,也有魔女綺綺跟小黑貓,真是殺人錢包的好地方,來這裡宮崎駿迷自制力要很夠啊!


這家店隔壁是一家新開的HELLO KITTY咖啡廳,門口有一個穿和服的HELLO KITTY,很可愛~


我們覺得實在是太可愛了,白白的KITTY卡布奇諾跟綠綠的KITTY抹茶,實在很想品嘗一番。可惜他們還沒有開店,只好下次有緣再聚了(哭哭)


途中經過京都靈山護國神社,原本定宇是安排想要進去參觀坂本龍馬之墓的,可是他又覺得這次來京都的行程已經落後了,所以只好忍痛刪除這個景點,拍拍門口以聊紀念。


高台寺
走到我們今天第二個景點─高台寺。高台寺是豐臣秀吉的遺孀寧寧所修築來紀念亡夫的,也是她後來晚年的居所。


這隻是鎮守這邊的黑牛,應該算是安宅除厄的牛警衛吧!真是可愛~


高台寺門票是每人600円,一進去我們首先寫朱印。


高台寺寫的是「佛心」,不過我只能說,這個書法有點普通啊~


這是遺芳庵,據說是富商灰屋绍益與第二代吉野大夫(後來成為其妻)所喜愛的茶室,但看起來一點也沒有奢華的裝飾,反倒十分樸實如同路邊的小茅屋呢!


這裡是2014年秋夜特別參拜活動的特別展覽「悠久——光與陰」,其展覽是在枯山水庭園「波心庭」佈置了白色、紅色、紫色三色紙傘,茶室、竹林也都設置了三色紙傘。我們到的時候因為不是晚上,所以看不到打光後的樣子,但這樣擺置也頗有趣味。


白沙層層疊疊,真是十分精緻,每一排都排的超整齊的,字也真不知道是怎麼寫出來的呢!


我們經過傘庭的時候,有一個會說中文的工作人員在跟我們介紹傘庭的歷史,並且告訴我們他們現在有特別開放,只要一個人2000円,就可以到時雨庭上喝杯抹茶。定宇考慮了好久,覺得可以在豐臣秀吉喜愛的茶室喝查真是太酷了,但兩個人就要4000円,對於他來說還是太貴了,不過話說現在定宇還是有點後悔沒有上去喝個抹茶。


離開了時雨亭,走進了一片竹林裡,竹林中散落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彩色紙傘,也煞是漂亮。在林中放置著兩個雕工精細的龍頭,不知為何會出現在竹林裡。


日式建築加上楓葉,實在是絕配。


不知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的西藏轉經輪,不過也還是來拍張照,看起來跟西藏做的轉經輪一模一樣。


走出了高台寺,就是著名的寧寧之道。寧寧是豐臣秀吉的夫人,這條寧寧之道是她常出入的地方,所以才用她的名字做為暱稱。


我們在寧寧之道上遇到一個很熱情的小販,一直請我們吃果乾,而且還泡昆布茶請我們喝,還一直強調他的果乾是純天然未加糖直接曬乾而成。因為吃人嘴軟,不好意思之下就買了一些,結完帳才大吃一驚,原來100克1000円,我們買了200克也才小小一包,就花了2000円!!!當下我覺得似乎受騙上當,我們一直省吃儉用都不敢亂花錢,連一客1300円的套餐都捨不得吃,沒想到一包小小的果乾就花掉我們這麼多錢,我當下真的心痛得快掉下眼淚。


這是石牆小路,以其濃濃京都風情的和式建築聞名,旅人向來喜歡在這裡欣賞。可惜這時候我因為覺得剛剛被騙了,所以心情實在非常的差,一點也無法開心地欣賞。


雖然說後來比價看看,和果子的價錢其實也差不多,而且他們果乾的味道是真的蠻高級的,所以才稍微釋懷了一點。至少頂多是買貴,並不是被騙,而且後來到嵯峨野的時候邊走山路邊吃,覺得還不錯,才比較不放在心上了~


這裡的日式料亭一家比一家高級,總覺得「鴨去京都」日劇裡他們家的日式旅館就有可能位在這種地段,既幽靜又高雅。


高台寺的門票包含掌美術館的參觀券,我們隨意繞了一圈,看的不是很懂。


路上偷拍的假藝妓,不過還是很漂亮的啦~石板路上的舞妓,過去不知道有多少著名的藝妓曾經在這條路上行走,讓這條路上的路人留下這樣的驚鴻一瞥。


八幡神社
我們順著寧寧之路走回了八幡神社,看到不少人力車夫,還有女生的車夫在拉車呢!穿著和服的男女坐在人力車上,京都風情十足!


八幡神社的南樓門,其實他才是正門啦!大家大概都會以為位在祇園路的西樓門市正門。


第一次白天來八幡神社參拜,這邊的主神是素盏嗚尊,其最著名的事蹟是斬殺了八岐大蛇。不過因為他曾幫助"蘇民將來"一家人躲避了瘟疫,所以也被視為除疫之神作為祭拜。

但在這裡除了主神以外,大大小小的神社很多,也頗受觀光客的歡迎。


其實看多了觀光客扮妝的花花和服之後,看到這樣素雅像是自己買的和服,反而感到眼睛一亮。雖然顏色比較素雅,但是看的出來布料質感極好,都隱隱的閃著光芒。


惡王子神殿


燈籠上面寫著「祇園 萬燈會」,一條路上都是信眾貢獻的大大小小的燈籠。


偷偷拍到的巫女,感覺跟亂馬二分之一裡的小茜好像啊。


八幡神社也有提供寫朱印的服務,不過他們並不願意被拍照,而且說實在的....寫得好像有點隨便耶~>"<

日本的神社中有許多是祭拜祟神的,所謂的祟神通常是遭受不幸的貴族死而做祟,所以立神社祭拜以解除其怨氣。而京都是祟神最多的地方,這告訴我們當個壞人才有人一直祭拜啊!(笑)


這隻長角的獅子也是八幡神社的特色。


在八幡神社繞了一圈,我們從西大門走出去,到祇園找午餐吃。


我們走到鴨川旁邊的天下一品吃拉麵,雖然只是一家平價的小麵店,也有要先購買拉麵券來點餐的,但他們店裡牆上卻有不少日本藝人的簽名。


我們兩個也在這家店吃了1620円,不過還蠻好吃的,日本拉麵的叉燒又薄又嫩,好吃極了!


在日本很少有人騎機車,機車停車處又更少見了,這邊的機車停車還提供車鎖鏈以防止機車被偷走。


京都的祇園南座劇院,是京都最大的歌舞伎表演場。


在鴨川旁的雕像是歌舞伎的祖師爺─出雲阿國,原來一開始歌舞伎是由女性女扮男裝揮舞刀劍的舞蹈,到後來因為太多游女假表演之名行賣春之實,幕府才禁止女性表演歌舞伎,才演變今日歌舞伎變成男扮女裝的代名詞。


淺淺的鴨川,水面上停著幾隻雁鴨及候鳥,水面如鏡倒映天光。


不少遊人會靜靜的坐在鴨川邊,欣賞鴨川的秋景。或者與好友一起在河邊漫步閒聊,三三兩兩,優閒的享受鴨川的風景。


經過了祇園路上的仲源寺,我們便繞進去參拜。一進去神社掛著許多七彩的紙鶴,自從國中以後,已經許久沒有折過這樣的小紙鶴了。一串一串的掛在屋簷,不知許的是什麼願望。


我們除了參拜以外,另一個重點就是寫朱印。雖說是一間小小的寺廟,但裡面的朱印是親寫,還附上他們仲源寺的歷史簡介,令人感到他們的用心。


寫的是「目疾地藏尊」,這是它們這間寺廟供奉的主神名號。


都路里
我們吃完了午餐,要繼續品嘗京都的甜點。下午一點我們到祇園路上的都路里排隊,一開始我們前面只有2組客人,所以覺得應該不會要等很久,但不一會兒,在我們後面居然大排長龍了起來,而且來這裡吃的大多以日本人為主,在這個被台灣觀光客淹沒的地方實在很少見。

不一會兒就輪到我們了,服務人員奉上培香的煎茶,並親切地為我們點餐。我們合點了一份特選都路里(1296円),滿滿的杯子裡面有抹茶蛋糕跟白玉丸子,十分豐盛好吃。濃濃的抹茶香味,令人欲罷不能。

店的背景掛著許多藝妓的浮世繪畫,整間店感覺十分高雅,而在座幾乎都是兩兩相伴的日本女生,她們都很優雅安靜的吃著都路里。


今天難得在這趟旅程中午餐吃得這麼豐盛,所以下午就繼續到哲學之道走完昨天沒走的部分。我們從祇園搭乘公車到yojiya CAFE銀閣寺店,繼續我們昨天因為天色太暗所以中斷的哲學之道。今天天氣雖然有些陰陰的,但整體來說還是一個適宜在哲學之道散步的天氣。


大豐神社
我們下車的地點離大豐神社很近,他在哲學之道旁,彎進民宅後約走5分鐘就到了。原本沒有預計要參拜的,但總覺得這間是很有特色的小動物神社,喜愛小動物的我們當下決定多花個幾十分鐘來參觀一下大豐神社。


大豐神社守護門口的狛犬下方,許多來參拜的民眾放置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雕像,這裡真是呈現萬物一家親的和樂融融。


大豐神社是一個很可愛的小神社,最主要祭拜的是老鼠,所以也暱稱為老鼠神社。我們看到有些信眾將花朵裝飾在老鼠的頭上,讓人感覺這些老鼠神淘氣又可愛。


除了祭拜老鼠以外,還有供奉稻荷狐狸。這裡的狐狸不但不妖媚,反而十分嚴肅。


大大小小的狐狸端坐在神社裡,真讓人感覺日本人連神像都超級卡哇宜的~


也有祭拜火雞的神社。


甚至連祭拜毒蛇的神社也有,是為了讓毒蛇少吃一些老鼠嗎?


大豐神社的繪馬當然是以老鼠為主,兩隻拿著栗子的老鼠,祈求豐收。


當我們走向大豐神社的社務處的時候,從屋子裡傳來很多人的誦經聲。大豐神社的社務處像是一般的日式民宅,只有在大門口告示如果要寫朱印或購買御守請按門鈴。

我們按了門鈴後自己拉開了入口處的日式推門,一走進去就像是一般家庭的日式玄關,而且在玄關處放著許多鞋子。我們猜想大概是附近的民眾會定期這裡誦經,就跟我們自己的爺爺奶奶也會到家附近的廟宇參加念經活動一樣吧!大豐神社真是讓人感覺十分的家庭式。

我們在玄關處等著,沒多久一位大姐聽到了門鈴後急急忙忙的跑來,向我們確認是要寫朱印後,就拿著我們的朱印帳直接跪在塌塌米上寫起了朱印。雖然大豐神社的朱印寫得有點普通,但畢竟這只是一間家庭式的小神社,沒有練習書法的時間是可以體諒的。


我們離開大豐神社後,繼續順著哲學之路前進,水川旁的道路滿鋪紅色落葉。


哲學之道的景色真十分高雅,沿路都有不同的美景,伴隨這清澈的水流。


我們再次經過昨天吃到絕妙抹茶冰淇淋的yojiya CAFE門口,這次補拍他的正門口。昨天來的時候天色太黑沒發現,這是一座很美的古典和式宅園。


銀閣寺
我們走到哲學之道的最後一站─銀閣寺,一入門便是一片巨大的銀沙。


銀閣寺的門票是每人500円,而且他門票十分特別,是一張保佑家宅平安的護符。


朱印處在門口,是由一位老婦人執筆,寫的是「觀音殿」,書法也還不錯。。


銀閣寺的楓葉還不太紅,但幾抹紅的點綴也頗顯艷麗。


池子中有一塊凹陷的石頭,人們拋硬幣許願,我們也拋了一円硬幣,可惜都落空。


我們順著銀閣寺的道路走上了山坡,從高處看銀閣寺似乎比我想像中的小了一些,而銀沙如同波浪一般向外散去。


銀閣寺比我們想像的還小啊!在參觀銀閣寺的時候,因為已經下午4點半了,所以人潮多已退去,只剩下零星遊客在參觀。這時突然湧進一整群身穿和服的男男女女。全部人都被這個景象有些震嚇到了,畢竟很少見到這麼多人統一都穿著和服,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日本人自己穿自己和服來參觀,仔細一聽原來是台灣團的遊客。其實覺得有一點點的丟臉,畢竟一整群人都這麼做真的有點奇怪,我發誓以後就算跟旅行團也不要找有這種整團換裝行程的,感覺令人側目。


路上遇到一個女生和服的罩衫,我好喜歡他這件和服罩衫的花色,感覺十分活潑可愛。


走出銀閣寺的道路上,是像牆一樣又厚又高的灌木,修整的十分整齊,也是十分壯觀。


走出銀閣寺,天色很快就黑了。我們在銀閣寺前的商店街參觀,看到路邊有供奉很可愛的小地藏王菩薩。


日本有句諺語,「揹著大蔥的鴨子」代表天上掉下的禮物,那這隻背著黃金萬兩的兔子什麼時候要跟我回台灣呢?


清水寺夜楓
我們離開銀閣寺到公車站等車,想要到清水寺去拍夜楓。從5點開始等了將近40分鐘,車子都還沒來,不知道是不是已經不是周末,所以觀光巴士100號的班次變少很多,原本不長的隊伍變成大排長龍。我們好不容易等到了公車,往清水寺祇園的東大路又塞的不得了。我們先回旅館拿個腳架稍事休息,7點半我們才走到清水寺。

到了清水寺,參觀夜楓的人群也十分的踴躍,也有許多身披清水寺外掛的志工在協助旅客的方向。日本人對於人潮的流動非常重視,絕不允許有人隨便停留在行進隊伍中不動的,所以在行進道路上是不允許使用腳架,門口也不能夠拍照,要拍照要到指定的停留地點。


夜間的仁王門,看到幾個人走進去門裡拍照,似乎可以走進去唷?不過我們沒有特別去研究一下~

夜間的西門


清水寺的夜楓,打上燈光映著水面,有一種魔幻之美。


但如定宇說的,楓葉還是白天看的好。與其看夜楓,夜晚的清水舞台更加動人。

晚上參觀的人十分多,但大家拍照的秩序卻是非常的好,沒有爭先恐後的情況。大部份日本人會靜靜的排隊在拍照人的後方,當欄杆拍照觀賞的人離開之後,再依序補位。

在這種小地方才會覺得日本真的是已開發國家,連人潮壅擠的時候他們的人民還是那麼自動自發的排隊,如果這是在中國大陸,早就要拿出全身武藝才能搶到一個好位子。

而且日本人其實沒有那麼愛拍照,很多人都是到欄杆旁欣賞欣賞而已,最多是拿出手機拍照,並沒有像我們台灣人一樣愛拍到不行,還一定要跟清水舞台拍個幾十張才甘心。


清水寺的夜間拜觀多了許多白天沒有開放的地方,但不少是要另外收門票錢進入參觀的,所以大部分我們都沒有去。但我們倒是參加了成就院庭園的特別開放,每人要收600円。我跟定宇考慮的好久,現場拿出手機google看到底值不值得參觀,因看到成就院庭園被稱之為雪月花的三個成就院庭園中的「月之庭」。另外兩個則是美妙滿寺院成就院的「雪之庭」,及北野成就院的「梅之庭」,而且又被列為日本國家遺產,所以決定忍痛掏錢進去觀賞。

一進去是進入到一個面對庭園的日式塌塌米的和式大房間,裡面大家井然有序的一排一排坐好,我們也只好跪坐在後排。

裡面有專人解說庭園內容,但因為坐在後排,也看不到。但解說完一輪之後,前面的人便離場,換後排的人遞補向前,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是等輪到自己看。像日本都會十分有秩序的安排,讓所有人只要慢慢等都可以得到公平觀賞的權利,才不會老是有人爭先恐後,影響別人的觀賞品質。在這一點日本人雖然公共秩序管得很嚴,但同樣的對所有人的公平性卻是十分注重的。


當輪到我們的時候,因為解說人員看到定宇柱著一根拐杖,還特地搬椅子給他坐。現場解說人員拿著雷射筆在解說各種造型的順序及其對觀看所造成的影響。我們看解說是說成就院庭園是一個借景式庭園,所以層層疊疊中小小的樹叢似乎猶如高山一樣。雖然我們聽不懂日文所以也無法了解他解說的內容,但多少能夠體會布景的安排。但如果問我下次還會再來看嗎?我可能就會放棄了,畢竟文化跟語言的隔閡還是影響了我們觀賞的深度啊!

我們在清水寺裡閒晃拍照,無意間看到早上沒有看到的彩色地藏王群,十分可愛。


櫻花林也有打燈,希望哪一年我們也能再次來這裡觀賞清水寺的櫻花。


當我們離開清水寺時已經9點半了,人潮大多已經散去,也沒什麼這時候才來參觀的人,因為夜間拜觀只有到10點。但仍不時可以看到三三兩兩奔跑來搶最後半小時進入參觀的人,不知是行程已經排好,沒看到實在不甘心嗎?


清水寺商店街大多已經關了,人群多也已散去。


我跟定宇決定不畏十度的低溫,要再走一次夜間的三年坂。


夜間的二年坂,更散發出古老京都的韻味。


因為我們早上跟現在走的不是同一條路線,所以我們乍看到八阪塔的時候,還疑惑為什麼我們早上沒有看到。在晴朗的夜空中,八阪塔是附近最耀眼的存在,靜靜的屹立在那裡如同過去的幾百年一樣。


夜間的京都石板小徑,千古多少風流人物曾經在這徘徊?


我們最後走回東大路,繞了一大圈回旅館,已經是晚上11點了。如果不是住在京都,而是要趕車回大阪,還真沒有辦法來做這樣的一趟夜遊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ur Travel Me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